雏雁云阅读

衡阳市“我心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征文活动优秀征文(中学组)1

  • 发布时间:2007-11-18
  • |
  • 作者:网管员
  • |
  • 阅读次数:

            衡阳市“我心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征文活动优秀征文(中学组)1               

 

(1)回 乡 记

“姐!快起来,快看哪!我们都快到家了!”

弟妹们一阵聒噪,惊搅了我的好梦。我忙跟着探出头去一看,眼前分明是个陌生的地方。它虽然没有都市那么广阔奢华,却是个全新的世界!房屋不是特别拥挤、特别高耸,却崭新崭新的,在舒朗的阳光下熠熠闪烁着刚出炉的新瓷的光泽。马路边、店铺前三三两两走着、坐着的人们,他们的穿着与城里并没有什么两样。我问母亲是不是坐错了车,这里根本就不是我们的家乡,而是哪个城市新建的开发区呢?

容不得我丝毫迟疑,我被拉下车来。

“四姐弟间,亏你还是最大的!当初离开家的时候,你月岚妹也只有两岁多,你都不认得回家的路了,还有谁认得啊!”爸妈说我。

见我们下车,摩托、三轮、的士争先恐后地围了上来,车主们,热情地打问我们去哪,招呼我们坐他们的车。爸爸笑了,忙说,你这车可以坐到哪?到我们的家吗?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谁知爸的话招来一大片哄笑:原来你是外地人呀?一定没来过我们这地方吧?告诉你吧,我们这儿可好了,四通八达的村级小公路通着每一个村庄,去哪都不用走路了!

坐上他们的车,我们很快就到家了。以前的泥泞山路,已被改建成了一条笔直的水泥公路,沿途还花香扑鼻、树木成荫。

爷爷早迎在路口等着我们。都八年了,爷爷的脸上似乎并没有多出几道皱纹来,反而比我记忆中的爷爷年轻了许多,脸色也不是先前的灰黑,腿脚也很灵活。爷爷见了我们,笑眯眯地说,孩子们,快去屋里歇着吧,坐车很辛苦的。

爷爷还真看出了我的心思,他一边忙着给我们整放行李,一边说:“我们家的老屋,去年都让你叔重新改建好了,东面给你们准备了三个大间呢,你叔婶俩在镇上还盖了一栋楼,办了个幼儿园。这几年呀,多亏后山那几亩荒地!村长让你叔去职校学习了栽种技术,国家免费送给农民树种。我们家发达了,不穷了!明天我就带你们去后山看看,那里的果树长得可好了,品种也多,全是国家发下来的种子呢!你们回来了就好!你叔他还说要去外面把你们找回来呢,幼儿园办得大了,那边都忙不过来,这些果树要交给你们来打理。”

听着爷爷说的话,妈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妈说:“他叔一点也不记恨我们不送他上学的事了吗?”

“哪会呢?你们也是没办法的呀,那时哪有钱呢?供不起呀!”

爸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赶忙问:“听说家里的孩子上学,现在都不收钱了,国家给咱农村的孩子免了一切学费,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就是要交,现在咱也不缺这个钱了!你去后山瞧瞧,那些枣、梨,还有桔子、板栗……入秋就都熟了,能卖不少钱呢。也不用我们自个儿挑去集市卖,有车专门来为我们运送。镇上的领导负责联系销路,他们可为农民们想得周到了!”

原来是美好的生活让爷爷越活越年轻!爷爷比以前变得健谈起来。他还告诉爸爸,如今,只要肯付出劳动,干什么都能挣钱。谷物也值钱了,政府还奖励农民种地呢;搞养殖业更好,猪肉卖到了前所未有的好价,国家同样发奖金。现在的农民,比哪个时候都好过日子了!看我们的村委会建得有多漂亮啊,里面的娱乐活动安排得更是丰富多彩!爷爷每天都要去那儿乐上一阵子呢。奶奶辈的,还在那儿放起了音乐,排练起了健身操。以前专喝酒打牌的男人们,现在在村委会聊起了中国足球、科学育儿、网络世界呢……

我是服了爷爷,六十好几的人了,竟无所不知啊!比我这个中学生都厉害多了。乐得我们一家子笑得嘴都合不上来。

听!清脆悦耳的童谣由远而近传来了,小汽车打着喇叭,停下了,接着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从车上下来了,他们欢呼着,小喜鹊似的奔向各自的家。

啊!乡村的黄昏,唱响的不再是单调的田园曲,而是美妙、欢快、和谐的夜生活的交响乐序曲。

河洲镇一中七年级九十三班学生  刘文倩                          指导老师陈有娥

点评:

动人心者,莫乎情。作者对家乡的巨变,有深刻的体验与感悟。文章有血有肉,实在值得一读。

(2)家乡的门楼

今年暑假,我回到家乡,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那一扇扇崭新的实木门,而且大多数是双门面的。

门楼——现实生活中普通的门楼,极常见的门楼。

我小时候在乡下最熟悉的要数门楼了,记得那时候门楼都修得很窄,门槛修得很高。门楼窄了,进出很不方便,稍不注意,就会被门槛绊个大跟头。记得有一次,我急着找伙伴们玩,往外跑时被门槛绊倒了,膝盖摔得紫了一片。我哭了,外婆连忙过来,一边给我揉膝盖一边哄我。我哭着对门槛又踢又骂,外婆连忙捂着我嘴巴:“哎呀!不兴骂呀……”然后又转身对门槛作了个揖,口中喃喃念道:“小孩不懂,有怪莫怪。”后来,我才慢慢知道那时候乡下修门楼可讲究啦!听老辈人讲,门楼修得窄,自家的风水就好,门槛修得高,自家的财气就跑不了——当然,这些是迷信。

当我走在通往村里的水泥路时,后面传来“嘀嘀嘀”的汽车喇叭声,我向后一望,是一辆小四轮,只见那司机二十来岁,黑红的脸庞,健壮的体魄,沉默几秒后,我眼睛一亮:“哎呀!大成哥,原来是你呀!”我忙跑过去。

大成哥是邻居张大伯的儿子,比我大几岁,那时候张大伯家里穷得可是开不了锅。大成哥,小学还没毕业就回到家里干活了。后来,张大伯东拼西凑,还到银行贷了点款,给大成哥买了一辆二手拖拉机;而如今……。我们寒暄了几句,他一挥手,我跳上车,只见他一踩油门,“小四轮”向前跑了。

这时,我把话题引到门楼上,“大成哥,村里这门楼咋就变样啦?”

“日子好过了呐!要是还像从前那样,你想叫我这“小四轮”卡在外面吗?”

他见我还有些不明白,就又说道:“嗨,跟你说吧,我家的门楼都改过两回了。”

“两回了?”我有些纳闷。

“是啊,早些年家里打的粮食多得吃不完,就用板车拖到县城去卖,你想,那么窄的门楼,板车哪能进去呢,于是把门楼拓宽了。”

“近几年,钱多了,我们家人商量,买辆‘小四轮’,农忙时地里使,农闲时跑跑运输,这就又一次把门楼拓宽了。你瞧,现在哪家的门楼没变样呀!还有那门槛,不管高低都碍事,都把它统统去了。”

我打趣地说:“这下你家就不怕跑了财气?”

他颇有感慨地说:“说老实话,现在乡里人都过上好日子了,现在好了,政策活了,就看你干不干了,再过些日子,我这辆‘小四轮’也该‘退役’了,要换大卡车了。”

“那你们家的门楼又要拓宽了。”

“哈,哈,哈……”

祁东一中281班 易 刘                                 指导老师  张孝华

简评: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以小见大。通过大成哥家门楼的三次改建反映新农村的变化之大,变化之快。手法上,主要采用对话描写,简洁传神,写出了人物勤劳、朴实的个性,流露出人物幸福喜悦之情。歌颂了勤劳致富。

(3)农村新貌

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春风扑面,吹遍大江南北,看着县乡干部和农民们都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农村由落后、贫困逐渐向富裕、文明。我的家乡在农村生机勃勃的新貌,诠释了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

[一]乡风文明

“明叔,一块去农业知识补习班吧!今天李教授要讲苹果种植知识呢!”文文爸爸正打电话催人,他可不愿错过今天的课;每月的“文明评比活动”照例在陈书记家进行,大伙儿准时到场,李书记便开始揭晓结果了。“文明模范”花落方刚家,他助人为乐,文明待人,主动创办学习班,教人们文明处事、生活;“文明家庭”被张大妈家夺去,全家人笑得合不拢嘴;文明个人奖项的得主越来越多,看来,以后评比要再提高标准喽!“加油!加油……”村体育广场上热闹非凡,第2届村运动会正在进行,村中的运动分子在赛场上你拼我夺,老人妇女小孩一旁呐喊助威,气氛不比城市运动会差。

[二]环境美好

“金山银山都抵不过绿水青山”这句话在村民心中早已深深扎了根,老一辈人记忆中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又重新出现了。过去,许多农民为发财而盲目地砍树毁林烧山,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山失去了往日的绿色,披上了“黄灰色的外套”,大伙儿都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如今,经过农民们辛勤努力,山又恢复了往日的色彩,郁郁葱葱,鸟语花香;河水也干净了,鱼儿正游得欢呢!村中水泥路两边的树已长得很高大了;村中公共场所草地树荫花坛也越来越多;公共环境卫生搞得越来越好,人们环保意识也日益加强。

[三]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由一个柔弱的小孩成长为一个强健的青年,正迈着轻快而又稳重的脚步与时俱进,特色农业越来越受农民的青睐,大棚蔬菜种植,专业水果种植、特色养殖等,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来,生态农业也是农民的重点开发项目,特色风味小吃经营也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农民将自己的村落进行合理开发,把其中的某些地区开发为旅游区,为农村经济又注入了新的血液。

[四]社会和谐

“房子大了,电话多了。生活越来越好,道路宽了……越来越好……”动人的歌声从体育广场传来,原来是村里因庆丰收而举行的唱歌比赛。广场上人山人海,大伙都来了,参赛者也不计其数,老太太也唱起经典老歌,庆丰收颂文明歌祖国,社会治安也越来越好了,人们每天担心的治安问题都得以解决,人们出门在外也放心了,人们和睦相处如家人一般,对待他人,送以微笑,社会上到处充满着和谐的气息。

未来是光明的,道路是宽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将是灿烂美好的。努力吧!一起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未来而奋斗!

祁东县育贤中学高170班  江雪莲                       指导老师  龙小英

简评:

本文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勾画乡村新貌,奏响了时代最强的音符。以叙描为主,叙议结合的手法,使得主旨鲜明,小标题的运用,使段落层次更显明晰。

(4)开启繁荣之门的金钥匙

——翻开尚未尘封的历史册页,饱经沧桑的中国历史会告诉你:当年司徒雷登断言,没有哪个中国政府能够填饱这个饥饿民族的肚子,这个预言曾经用浓墨记载在美国的白皮书上。

——21世纪初,中国一位普通的农民给予这个预言以重创,他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不仅可以解决中国本土的燃眉之急,还为世界养活了更多的人口!

——这块贪瘠的土地上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交通要靠走,通讯要靠吼,务农要靠牛,治安要靠狗,照明要靠油,老婆要靠购,发财要靠偷!

——可是现在,自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这艘载满科技与财富的大船在中国广大农村的海洋航行时,在祁东岩冲屯这块热土登陆后,曾经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的狭窄土路,已成为了宽敞平坦、四通八达的水泥路;曾经那贯穿着整个村堂前檐后的“千里飘恶臭”的深沟,现已成为一支支的清流,奔向那稻香四溢的水田。城市的特产“别墅热”也在岩冲屯曼延……

跟随时代的脚步走进我们的新农村,那脸上洋溢着幸福微笑的农民们会告诉你:“过去这里没有水,现在都有了自来水;过去这里只有光秃秃的山丘,现在桃李满山头;过去这里看病上学要翻四五座山,现在就在村庄前……”是呀,我们不否认在描绘草图时仍存在不足,可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在我们用自己那双长满茧花的手“暴霜露,斩荆棘”之后那繁花盛开的景象!

有没有想过繁荣为什么会开始眷顾中国国土上广大的农民?有人说:中国这块热土曾孕育过农民出身的皇帝。不错,翻开历史的华章,我们不难发现,从揭竿于渔阳的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开始,烽烟不绝的历史舞台的历次农民大起义,一起接一起,他们为的就是自身的强大与繁荣。

当今,当“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华大地的农民心中敲开了温饱之门之后,接踵而至的一系列惠农政策,更是让中国农民心理乐开了花,因为他们又迈上了小康之路。是的,你不用质疑,我们从历史的那头传来的一曲曲凤阳花鼓声里,我们从今日风头早已盖过许多城市的“华西村”、“南开村”中,你可以感受到那感人肺腑的历史绝响。所以说,中国的农民是最具勇敢和强大的气势的群体。

我们有一群最大改造力的农民群体,同时更具有一群极有影响力的中国政府领导人,他们曾在人民大会堂做出了一次次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具有历史性的表决,如今,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举措,对曾深陷于苦海之中农民伸出了强有力的手臂!难怪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曾抬起那长满茧花的手深切地说道:“共产党,万年长啊!”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呢?

经过改革洗礼的农民,他们不再甘愿于匍匐,他们把每块肌腱的力度凝聚起来,手肘坚毅地推开磐石,双脚猛力地蹬向土地,大地的回声、骨骼的振动声同时响起。他们滚过田野上空的春雷,撞击着都市的大门,期待着繁荣的回应。那双强有力的手,不正是农民开启繁荣之门的金钥匙?毋庸置疑,当新世纪用知识与汗水武装的新农民将“劳力”与“脑力”双结合时,中国的新农村的繁荣之路只会越走越宽敞!

祁东县育贤中学170班  刘志芳                         指导老师  龙小英

点评:

本文主题深刻,透露着时代的最强音,例证、引证、喻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运用自如,语言富有文采且不乏大气。

(5)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瞥

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已经吹响,它唤醒了正对着几亩干田而起早贪黑,为一家生计发愁的农民的心灵;它也使我的家乡改头换貌,焕然一新。家乡的新人新事新风气实在太多,数不胜数,那么还是让我们去看看农民的命根——农田和土地吧!

春的气息刚刚到来,朝雾中,农田里便已闪动着一个个劳动者的身影。是的,他们在耕田,只是少了许多老牛的哞叫,多了耕田机的轰鸣。以前,即使披星戴月也难耕得亩把地,而如今,那翻滚的泥巴倾刻间便都成了沃土的海洋,十余亩地瞬间一扫而光。你看,那农民伯伯坐在那耕田机上多么像一位在疆场上驰骋的将军啊。对一名将军而言,倾刻间,敌军全盘覆没,那该是怎样的兴奋不已;而对一位农民来说,片刻间,农田都耕作完毕,又是怎样的让人欣喜若狂。马达的轰鸣在此刻已不再刺耳,相反,甚至比那老牛清脆的哞叫更与这乡村显得和谐、融洽。

夏由着性子轰轰烈烈地赶来了。他愈发显出了威力,似乎想让世间万物向他屈服。他看到那奄奄一息的杂草似乎想笑,可当他蓦地看到农民伯伯们都悠然地在家吹着电扇,有的甚至还吹着空调时,当他猛地看到农田里的庄稼都精神抖擞地朝他招手时,他才猛然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幼稚,因为那杂草早已被喷了除草剂。而夜晚,凉风袭来,青蛙与蟋蟀们便也为这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奏起交响乐来。

当秋的脚步赶来时,一切就更加热闹了。农田里,一片片金灿灿,饱满的稻穗都谦虚地低着头,一株株茁壮的甘蔗随风摇摆着。看看那山上,黄的、红的、绿的果子点缀其中,煞是好看。再看看那农民伯伯的笑脸,你该明白了吧!中秋节,月很圆,而人更圆。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可收获的难道仅仅是农作物吗?我想,也还收获了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吧!

冬天的雪花已经飘起,到了草木凋零的季节。可是,看那大棚里的蔬菜长得正欢,温室中的花朵开得正艳哩。那绿油油、黄灿灿的农作物不正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结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物吗?除夕夜,村民的脸颊上微泛着红光,他们吃两口小菜,酌一杯小酒,那是掩不住心中丰收的喜悦啊!腊月隆冬,你以为村民们还正跺着脚在烤火炉吗?不了,他们家里已装上了冷暖空调,正坐在柔软的沙发上舒舒服服地看电视,玩电脑呢。

看了以上几组镜头,你有何感触呢?若你以为这只是一年四季的自然风貌,人们的寻常生活而已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是啊,这些似乎都很平常,可就是在这平常中显现出了不平常,而这不平常的不正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步成果吗?近了,近了,我们心中所憧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离我们愈来愈近了。

祁东县育贤中学高159班 黎 幸                          指导老师曹江平

点评: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从土地上的巨变,可以一窥农村变化的全貌。春有耕田机为农民减轻土地上的劳动强度;夏有除草剂为农民带来悠闲;秋有丰硕的果实充溢着农民的笑脸;冬有大棚蔬菜、温室鲜花的点缀给农民带来勃勃生机。小作者站在时代的潮头,通过一年四季农村农田与土地的变异,展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硕果。主题鲜明,结构完整,脉络清晰。或叙述、描写,或抒情、议论,表达方式运用自如;或比喻、拟人,或铺垫、对比,表达技巧得心应手。

(6)剪不断的故里情结

爷爷奶奶说要回农村,我的心“噔”地跳了一下。

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回到那个破地方,更猜不透他们眼中那些闪烁的光芒。我甚至想不通那散发着泥土气息的大地有什么是值得怀念的。

我讨厌农村。

我知道那些关于纯朴与世故的讨论,知道“讨厌农村”四个字说出来会引来清高者或自命清高者无数鄙夷的眼神。但是我不愿意违心地去赞颂农村的可爱。我不是居于乡下的诗人,对于农村,我似乎从来都不曾喜欢过。

我的童年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农村度过的。孩子的心总是特别奇怪,有些事情也许一过即逝,有些事情却能深深地印在心上,即使被时间的潮水冲击了一次又一次,它都不曾褪去。

我记得爷爷奶奶那间破旧的土砖屋;记得微弱的灯光赶不走的恐怖黑夜;记得瓦片忽然从屋顶掉落发出的刺耳声响;记得那群没钱读书的孩子在门前学织鞭炮时失落的模样;记得那条门前的黄土路,曾经在车开过后扬过铺天盖地的灰尘迷了奶奶的眼睛,也曾在雨后堆起像小山一样高的肮脏黏稠的泥浆弄脏了爷爷的裤角。当时我就想我要离开这里,和爷爷奶奶一起,再也不回来了。

也许还是有美好的回忆。那片金色的麦田,在麦田里放风筝时悠闲自由的心情,和小伙伴们捉蛐蛐时的快乐,井水沁人心脾的甘甜都一度成为梦幻般的美丽情怀。只是这些与农村的贫困落后相比都太微小了,那些美丽始终还是改变不了农村的潦倒与颓败。

车子,在马路上飞驰。我最终没能说服爷爷奶奶,只得陪他们一起踏上回乡的路。看着爷爷奶奶屈指可数的黑发,生满皱纹的脸与干枯粗糙的手,心里好不心疼。他们已经老了,为什么不待在城里享受天伦之乐而要回农村继续过吃穿发愁的艰苦生活?此时,我又想起早几年前我和爸妈一起去接爷爷奶奶时的情景。那时候农村已经没有多少年轻人了,能嫁的姑娘都争先恐后嫁到城里去了,小伙子们也到处找机会盼望能离开这贫困落后的地方。农村只剩下一些老人,守望着他们过了大半辈子的家园。他们辛苦地干活还整天愁着交不起农业税。农村的房子都是四处透风的土屋,爷爷奶奶就待在这样的房子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我和爸妈含着泪将他们接进城里,希望城市的繁荣能弥补过去的艰苦岁月给爷爷奶奶所带来的痛苦。可是才过去几年,他们却提出要回到那不堪忍受的地方,这让我不仅惊讶更是不解与难过。

车开了很久,窗外的树连成了一片又一片的绿,我却迟迟感受不到颠簸。或许是多年不曾回去,竟记不得路途是这么的遥远了吧。我朝窗外望去,红瓷白砖的漂亮楼房,装修靓丽的商店连成一片。这不是城镇的样子吗?我想。然而一闪即过的稻田却又让我迷惑。正在这时,车忽然停了,奶奶高兴地说到了到了。我跳下车,太阳光晒在我的脸上,我的眼前突然一片黑,但是我依然看到了那让我震惊的一幕:宽敞的水泥马路,漂亮的红砖瓦房,还有那衣着整齐光洁的人们……这是农村吗?那些黄土路呢?那些扬起的灰尘呢?那些摇摇欲坠的土房呢?那些门前织着鞭炮目光呆滞的孩子们呢?我站在原地愣愣得如同雕像。突然我看到了挂在房檐上的横幅,上面的字历历在目:“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啊,社会主义新农村?长久沉浸于书海中为了高考而拒绝获知其他信息的我竟对这样的大事一无所知。我责怪于自己的封闭,然而喜悦的心情却充满了整颗心。顷刻之间,我似乎明白了爷爷奶奶要回到家乡的原因了。我转过头,看着他们苍老的眼睛里闪烁的光芒,喜极而泣。我带着沉甸甸的喜悦走在乡村平坦的路上,眼前出现了久违的麦田。我心里一动,想起了曾经在麦田里放风筝的幸福时光。

星星缀满天空时,我不得不回到城里以继续我的学业。当我坐上车,看到爷爷奶奶欣慰的笑脸时,我竟然对农村生出了不舍之意。这已经不再是记忆中那个潦倒之地了。这块土地充满了希望与光明。此时,我终于可以大声而且真心地说上一句:我爱农村!

作者祁东育贤中学高158班 官嘉逸                      指导老师  曹江平

点评:

乡梓故里,谁不依恋?但农村的贫穷与落后,使得村人背井离乡,迁徒于城镇,没有了对故乡的思念。如今,新农村面貌的改观,又招回了一批批由城返乡的回归大军,又激发了人们对乡村的热爱之情,这是怎样的一种变化啊?作者抓住时代的闪光点,运用欲扬先抑和对比的手法,展示了当今农村的变异,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倒叙、插叙、补叙等叙事手法,平添了情节的曲折与波澜。细腻的内心独白,昭示了一位当代中学生独特的审美情趣。

(7)“爱民”人家奔小康

听说小学好友芬艳家发财了,我怀着惊喜的心情想去她家看看。清晨,我搭上了开往过水坪的客车。客车在柏油路上奔驰,一排排杨柳向后飞去,芬艳贫寒的家境油然在我脑海里一幕幕地呈现。

芬艳一家三口住在一间手能摸到屋檐的土砖房里,房内阴暗潮湿。她爸爸患有肺病,背有点驼,骨瘦伶仃。母亲也常年红着脸,不知得了什么病。芬艳从小营养不良,人也瘦小,眼睛大大的,充满着对食物的渴望,而她读小学的学费都得靠亲朋好友资助。想着想着,客车很快到了过水坪镇车站。

下车后,一条平坦宽敞的水泥路直通铁坑村,以前这条路是狭窄的机耕道,我走在水泥路上,脚步轻飘飘的,一会儿就到了村口。放眼望去,一幢高大的红砖房映入眼帘,那是芬艳家的土砖房所在的位置呀!走到房前,“爱民房”三个楷书大字赫然醒目。我正纳闷,突然从屋里跑出来一个漂亮的姑娘,眼睛炯炯有神。“呀!菲菲!什么风把你这个城里妹子刮到乡下来了?”“你是芬艳?你可比以前结实、漂亮多了,差点让我认不出来了。”“进来吧,到我家看看,现在我的家,变化可大呢!”“是啊,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可你家的房子为什么叫‘爱民房’呢?”芬艳笑嘻嘻地说:“三年前,政府拔款给我家建的房子。走吧,进屋去。”走进她家,我眼前豁然一亮,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沙发等家俱一应齐全。来到厨房,我看到几个类似液化气的开关,可又没看到气罐,我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呀?”“这是沼气灶。”只见她手一拧开关,灶里发出蓝色的火焰,太神奇了,我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你家什么时候发大财了?”“大财倒没发,可家里的经济比以前宽松多了,这全靠政府的帮助,政府还给我家贷款,办了一个养鸡场,我爸又承包了一个好大的柚子园,还放了一口大鱼塘。我爸正在柚子园摘早熟的柚子,妈妈在养鸡场,走,到柚子园吃柚子去。”

我跟着芬艳来到村后的一个小山坡上,放眼望去,整个山坡都是绿的海洋,柚子树叶绿油油的,一个个柚子黄绿错杂像无数灯笼挂满了枝头。这时,从园里走出一个中年男子,身强体壮,精神饱满,芬艳说:“你看,我爸的身体比以前好多了。”劳动可以致富,也可以强身。“大叔,您这柚子园柚子能卖多少钱?”“我园中的柚子又大又香又甜,今年产量高,卖个二、三万元不成问题。来,吃一个。”说着就把一个大柚子送到我手里。“大叔,园子里怎么这么多的鸡呀?”“这是我家养鸡场养的鸡,你看,养鸡场就在柚子园左边,上午让它们出来一次,吃些杂草、虫子,这样的鸡毛色好看,肉也好吃,能卖个好价呢。”“听说您家还放了一口大鱼塘?”“是的,塘就在柚子园的右边,我带你去看看。”不一会,我们来到了一口大塘边,平静的水面,有一些小鱼在水边游来游去,惬意极了。大叔说:“最近常有一些人来钓鱼,说是放松放松精神,我想在水塘边建一个钓鱼台,让大家在这里钓鱼、休闲。”我被大叔的话感动了。是啊!农民朋友在获得物质的满足之后,应该有自己的精神生活。

突然,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大叔,您家的养鸡场、柚子园、鱼塘就叫作铁坑村生态农业园。您开设自己的网站,您的鸡和柚子一定能卖个更好的价钱。”“是的,我们正准备建立网络系统,过不了多久,我们个个都会上网,进行‘网上交易’,到时候,你跟芬艳在家里就可以聊天啰!”“别听我爸乱吹,我们回家去玩。”芬艳拉着我的手,在田野间穿梭。

下午,当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我怀着依依不舍之情离开了芬艳家,回头望去,“爱民房”三字在阳光的照耀下像涂了一层金粉,熠熠生辉。是啊,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芬艳家已脱贫致富奔小康了。整个农村正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在幸福的金光大道上。

祁东县育英实验学校高53班 李菲菲                      指导老师周绿森

点评:

叙事性作品贵在于情动于衷。本文不仅写出了新农村建设下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还写出了他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情感真挚。倒叙手法的运用有极强的吸引力。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细腻,十分传神地塑造了一位新时代新农民的典型形象。

(8)父亲·儿子

平坦的马路环绕着村庄,民主的观念深入村民心房,文明的花朵在这里尽情开放,曾经的梦想在这里展翅飞翔,今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她是我心中的天堂。

            父亲的日记               3月9日

今天我们村里的马路终于修好了,路面宽了,路基打得扎实了,两纵两横四条主道,看着确实让人心里舒坦。以前,那黄泥路,一下雨就像粘糖一样,穿着自家最好的衣服去县城逛,人家一眼就知道你来自乡下。为啥?瞧那两脚黄泥!这下好了!买东西可让车子直接送到家门口了,我家那小子上学也方便多了,他脚下那白球鞋亮眼得很,这家伙可比他爸幸福多了!

           儿子的日记                 3月9日

今儿个我们村里的大道“竣工”了,不,是“剪彩”后正式通车了。东风牌载重车,家用小面包车,摩托车插上彩旗在马路上亮相了,那漂亮的劲儿神气劲儿跟参加“国展”似的!我和几个打球的伙伴跟在后面跑,两旁的村民都在行注目礼呢!哈哈!要是能装上路灯,晚上都可以和伙伴来溜两圈呵!嗯,要是能在拐弯的地方搞个小花坛,那可就更漂亮了。

父亲的日记            6月15日

今天财务室老张给我发了个短信,要我到村委会去看村里本月的财政收支情况。一进大门就看见好多人在公示栏周围了。那往常散漫糊涂的毛头柱儿竟然在一板一眼看得蛮认真的,看完后,转头说:“以前这公示栏什么也没有,摆摆样子而已,现在一笔笔数据清楚得很,‘害’我每月往这儿跑一回!”他一说完,旁边的人就笑开了,他也撑不住笑了。哦,这回倒是我这“先进”迟到了。另外,公示栏今天还张贴了一张中央关于免收农业税和给农民补贴的通知。当时,我还不相信,问村长,村长说上面已经宣布了。我心里别提多高兴,我家一年不但可以免去几千元税费,还有上百元的补助呢。

儿子的日记            6月15日

老爸今天从村委会一回来,就把我“召”到跟前:“小子,以后可得努力点,村里已经出台了对用功读书和成绩好的学生的奖励措施,你可得给我长脸!”我说:“爸爸,这两年你老往村委会那院子跑,你又不是村支书,不嫌累啊?”老爸摸摸我的脑袋瓜说:“这回你可不如老爸觉悟高了,我要行使监督权呵,可要让村干部把国家的钱、村民的钱花在‘刀刃’上呢!”老爸不愧是共产党人!要是将来能在每户的电表旁装一个电子公示表,那可就更方便了,不出户就可知村里事啊!

父亲的日记            12月31日

村里的文化馆刚落成,昨晚就举办了元旦晚会。第一个节目是村长和财务室老张表演相声,博得了满堂彩;接下来是村里老年人秧歌队的表演扭秧歌,我那小子的爷爷也在那里扭得欢,那“一招一式”还蛮有味,周围人看得笑开了花;村里那些娃娃还朗诵了诗歌,脆生生的普通话比城里娃也不差;泼辣的能干的村支书和她老公来了一段双簧逗得大伙儿笑弯了腰。想不到村里第一次搞元旦晚会就这么有看头!

儿子的日记           12月31日

昨晚去村文化馆看元旦晚会了,节目不多,但看得过瘾。看到爷爷在别人扭完秧歌后,又继续扭秧歌的神情动作,真想笑!爷爷也真是的,还没学两个礼拜就嚷着要上台,可真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呀!不过,还别说,灯光下扭腰摆髋的爷爷神采飞扬,可真年轻了不少呢!颇有“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的感觉。真希望以后多搞些类似的活动,让村里的人在富起来的同时也美起来、靓起来!

晚会结束后,我和老爸走在最后,回头看了一眼漂亮的“舞台”,我问老爸:“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对不对?”老爸没有说话,走到了外面的运动场上,抬头看天空中最闪亮的那颗星,眼里满是肯定和希望,此刻,我真想高歌《明天会更好》!!

祁东二中316班  王涛   指导老师                        程曲云  何德生

评析: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洗涤尽了以往一提起农村时心底涌起的惆怅。本文以朴素而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展现了新农村的现况:经济发展了、思想进步了,精神生活丰富了。从技法上看,本文以日记的形式、穿插的写法,写了父与子两代人在这新生活中的感悟,把过去——现在——未来很好地串在一起,奏响了“明天会更好”的主旋律。

(9)彪叔的故事——感受今日党的好政策

放眼今日之中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农村的人们意气风发地搞新农村建设,自信满怀地承包大批农田,乡镇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

    生活在农村听大人们谈论得最多的就是关于国家的新政策:“今年不用交农业税,从明年开始咱娃娃上学不用交学杂费了……”“这是真的?”隔壁的李大叔吃惊地问我爸爸,我爸爸是村委会的干部,村民们有啥事不清楚就往我家跑。这不,说曹操,曹操就到。

    彪叔是我们村的养猪大户,今年猪疫猖狂,他家的小猪仔差不多死光了,彪叔也因此老了许多。“罗支书(我爸),我看新闻说今年政府给养猪户每头50元的补助,是真的吗?”“真的,我这儿还正想去给你报喜呢!”我父亲兴高采烈地说,“来,咱坐着说,国家想帮农致富,又知道咱这猪不好养,所以就制定政策鼓励养猪户。养猪大彪你要努力地干下去啊!”“应该,应该的。”彪叔连连点头。几天后彪叔从村委会领到了将近一万元的补助款,他家死去的猪也有赔偿款。这事让彪叔乐得合不拢嘴。几天后,彪叔的猪场又恢复了以前的生气。

    彪叔家有三个娃,还有个年迈多病的老母亲。这不,到了三个娃开学的日子了,眼看着别家孩子都到学校报到去了,彪叔家的三个娃正对着彪叔哭丧着脸,可是彪叔也没办法啊!三个娃都上初中了,这费用加起来就要五、六千啊。今年天公不作美,先是旱灾,后来洪灾,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再加上彪叔的娘又病了,是肺结核,动手术又要一大笔钱,彪叔是个孝子,他可不能不管他娘。这可怎办呢?政府发下的钱全部用在小猪仔身上了,家中只有一些零票子。彪叔只好来找我爸,他向我爸爸说明原因时,我爸爸高兴地一拍大腿说:“兄弟啊,这钱用不着跟我借了,我把你的情况写明,盖上章,你把它拿到镇上

的学校去。”“啊?这……别问了,快去吧!”

    下午,彪叔兴高采烈地往我家冲,握着我爸的手说:“支书啊,多亏了你那张纸条啊!不然我那三个娃就没有学上了。”“别,你别谢我,要谢你也得感谢国家,感谢政府,国家为了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花了不少的心思,特意免了贫困生的学杂费,党的政府好呀!”彪叔顿时恍然大悟,他啥也没说,只是眼眶湿润了。

    过了几天,彪叔又来到我家,他一脸焦急的样子,原来彪叔娘急需动手术,要几千元的医药费,他东挪西借还差1千元。“不要着急,不要着急,咱们镇中心卫生院不是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吗?去,把家里那个医疗证带上。”“哎呀!瞧我都急昏了,不过那个纸片片有用吗?”“你放心,只管上那去,放心,你娘会好的。”

上不久,彪叔请了花鼓戏剧团为村民演出,在唱完那一出“党的政策好”之后,彪叔走上了戏台,说:“今年我家多灾多难,是政府帮助我,让我重振旗鼓。这次我家的猪卖了好价,赚了不少钱,这多亏了政府。我那三个娃没钱上学,也是政府给了他们一个机会。我母亲病得厉害,也没钱治,是政府救了我母亲。原来我总认为‘党的政策好’只是国家领导人对咱老百姓说的漂亮话,哄咱老百姓的,如今,我却是亲身感受到国家的好政策,这确实是为了咱老百姓啊!在旧中国,我爷爷病了没钱治,爸爸眼睁睁地看着他病死,我奶奶饿得快不行了也没人管。可是今天,有中央的领导人管我们,他们千里迢迢为我们送来了关爱,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政府总会拉我一把。如今,咱们农村富裕了,老百姓生活幸福了,咱农民生活有奔头了,可不能忘记政府呀!谢谢,谢谢!”

冠市中心学校九年级139班  罗小红

点评:

文章结构清晰,小作者以彪叔为载体,将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建设新农村的好政策逐一亮出来:扶持农村养殖业、减免学生学杂费、农村合作医疗。结尾借彪叔之口,歌颂党的好政策。这些政策让农民朋友们如沐春风。文章文语言朴实无华,善用口语,亲切而感人。读完此文,不免让人感觉,咱农民生活确实有奔头了。

(10)家乡的面貌

静静地伫立在窗前,嗅着泥土的芬香,望着太阳一点一点往上升,我的思绪如纽带般的飘到了家乡——衡南县向阳镇蒋家村茅岗组。

想起它,我就心旷神怡,心驰神往……

家乡在一个平凡的小山村,这是个可爱的地方,山清水秀,当你告别了城市的喧哗,踩着这里的土地,你会耳目一新,流连忘返。

脚下的银白色的公路如一条洁白的哈达,逶迤地伸向远方。两旁是一望无垠的果园,金灿灿的桔子以及让人爱不释手的石榴跃满枝头,三个一群,两个一伙,似乎在窃窃私语,让人不得不想到那笑容满面的调皮的小孩子,煞是有趣。此时,我迫不及待地加快了脚步……

走到我记忆里的那片土地时,我愣住了,眼前的一切都让我眼花缭乱:一座座小巧玲珑的房子毫无保留地映入眼帘,虽算不上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大厦,但比起以前,可谓是天壤之别啊!若不是房前的老槐树仍然存在,我真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踏进家门,一切都让人目不暇接,房子宽敞明亮,各种家用电器应有尽有,静静地躺在崭新的家具上,让人感觉很舒服,而远处传来的奶声奶气的童声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大家脸上洋溢的笑容更让人感到分外亲切。

房前的小溪,一年四季,流水淙淙、长流不息。小溪两岸的庄稼、蔬菜吮吸着它甘甜的乳汁,茁壮成长。人们与它朝夕相处,清晨,浴一身露水,通过它,携着一腔胜利的喜悦,归回家园。它如同一位无私伟大的母亲,养育着这里的勤劳朴实的人民,让人对它倍感亲切。

房后的小山,秀美葱郁,连绵起伏,山上的松柏,顶天立地,犹如一群群威武的士兵正在站岗,青翠欲滴,远远望去,如黑云盖顶,乌云如墨。早晨,朝阳被它托起,如乌云衬日,傍晚余辉洒染松头,似墨画镶金,让人惊叹不已。

望着这如诗如画的美景,有谁想得到这曾经又是多么的荒瘠呢?

奶奶常说,十多年前,眼前平坦宽敞的公路是一条凹凸不平,十分狭窄的泥路,每逢下雨,滑不溜秋的,一不小心就会让人摔个“嘴啃泥”。那条望不见边的小溪也只不过是一条山沟,下雨时,山洪爆发,冲毁农田,淹没庄稼,祸害无穷,所以说这要哺育人们的小溪也曾流淌着无数人的辛酸血泪。果园里也只有枯黄凋谢的残枝败叶,让人“惨不忍睹”。而那座小山可谓名副其实,那时它叫秃头山,寒暑易节,冬去春来,山岭总是光秃秃的,尽是白石头,能看到的树木寥寥无同,顾名思义,人们叫它秃头山,现在它该改名换姓了吧!村庄也只有又矮又窄的土砖房,家里能有台黑白电视机就不错了。

秋风徐徐,田面坦荡如砥,泛起一轮一轮的金波,山上的树木微微蠕动,发出阵阵“沙沙”的响声,而那棵古老的槐树也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我的思绪也回到了现实之中。

此时,我不禁浮想联翩:现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文化知识也越来越丰富,致富之路越来越宽广,越来越平坦,可谁又想到这背后付出了多少代价呀!

五十多年前,伟大的爱国先驱者怀着一腔沸血为此而拼搏,是他们用血肉之躯铺平了中国前进的道路,是他们用热血迎来了让人心潮澎湃的一天——1949年10月1日,是他们用鲜血淋漓的双手托起了一个火红的太阳。五十多年后,是党的富民政策,使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途中,农村像一只展开双翼高翔的飞鸟,飞向理想的天堂——向小康生活迈进!

我爱我那美丽的家乡,我更爱我富强的祖国!

衡南县向阳中学188班  阳静                          指导老师:全彩虹

点评:小作者以文学的笔调描绘出了家乡这个平凡的山村崭新的面貌。那宁静的小溪,那秀美的小山,那无垠的果园以及果园里诱人的果实……在小作者的笔下都充满了浓情蜜意。同时本文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把“昔日的家乡和现在的家乡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好地表现了一个“新”字,突出了主题。更值得赞赏的是小作者能做到“吃水不忘挖井人”,含蓄地表现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家乡今日的腾飞,这一深层的思想内容,深化了全文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