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之桥

怎样与孩子老师相处

  • 发布时间:2019-04-18
  • |
  • 作者:网管员
  • |
  • 阅读次数:

说起家长、师之间的相处之道,可以说是许多家长、老师都很关注的问题。
    很多老师在学生违反了纪律、学习总是很差的时候,或者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受阻后,也会找家长一起寻求解决的办法。但是,就像孩子害怕老师一样,许多家长害怕老师的“召见”。因为有的老师就像训斥学生一样训斥家长、指责孩子。家长怕得罪老师,即使心头满腔怒火,也只能装成恭恭敬敬的样子。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老师伤害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有些家长也不敢去找老师交涉,怕自己找完老师之后,老师会更加冷落孩子,或者报复孩子。也有的家长索性和老师对立。如:有一个孩子比较任性、霸道,常欺负同学在班上,同学们都不愿意与他交朋友他也很孤独。经老师多次教育他的坏习惯仍改正不了,老师请他妈到学校来谈谈,她先是不愿来,后在老师的一再邀请下,才勉强来了。在与老师交流时,她不但不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还觉得老师在故意整她的孩子。这些,都不利于与老师沟通,共同教育孩子。
    其实,老师和家长一样,有着共同的目标和责任,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人成才。
    究竟怎样处理为好呢?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事例:一位植物学家的儿子,拿着一株小草去问他的老师,想知道这是怎样一种小草。那位教师不清楚,便谦和地对这位学生说:“你爸爸是很有学问的植物学家,回去问问他吧,我也很想知道这种小草的秘密呢?”第二天,这位学生拿着小草到学校再次对老师说:“我爸爸说他不太清楚小草的名字。他说您一定知道,可能一时忘了,让我再向您请教。”说完便将爸爸写的一封粘好的信递给老师。老师拆开看,信中详细写着有关这株小草的名称、特征的说明。信的最后一句话是:“老师,这个问题您给孩子解答更为恰当。”
    这位植物学家特别注意维护教师的威信,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既帮助教师回答了孩子的提问,又不给孩子留下“老师不如我爸爸”的印象,从而避免孩子今后在接受老师教育时产生负效应。因为孩子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书育人的效果才会好,教师才会乐教,学生也才会乐学。
    为了让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更加顺利,家校形成合力,搞好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合作协调似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作息。了解教师的班级运作方式,如:作业、评量考试、请假、奖惩等方式,如有不同理念,主动说明,与教师多做沟通。
    2、告知孩子的特殊需求,如特殊疾病或其它生活上的注意事项。
    3、热情参加学校举办的与孩子有关的教育活动,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
    4、有了矛盾不要光听孩子一面之词,应同时向老师求证。不要在孩子面前责备、批评老师。
    5、充分信任老师,对老师的教学或管教不满意,当诚恳地向老师提建议。

——衡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闵巧摘自《中华家教》2005年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