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雁云阅读(一)
写在前面
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
“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道。一年后,在俄罗斯索契,他在谈及个人爱好时再次提及阅读:“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的读书态度,从阅读中汲取智慧,涵养精神力量。
中华文化典籍
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2022年世界读书日,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这样阐述阅读之于传承的重要意义。
以中华文明为源头活水,我们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01
《论语》
《论语》是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记载孔子思想和言行最具权威性的一部著作,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涉及人文、社会、哲学、教育等众多领域,两千年来对我们中华民族道德观念的产生和形成,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对孔子、对记述孔子言行的《论语》,多次提及,时常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