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

谈数字图书馆建设

  • 发布时间:2018-09-09
  • |
  • 作者:谢珂珂
  • |
  • 阅读次数:

 

 

谈数字图书馆建设

湖南省衡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谢珂珂

 

【摘  要】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方向,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的未来存在形式。文章从数字图书馆的特征与优点、数字图书馆的意义与功能、数字图书馆的环境建设、建设数字图书馆应解决的问题几个方面介绍了数字图书馆建设。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意义  建设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 DL)是20世纪九十年代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全新概念。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互联网上信息分散、无序、不便使用的现状而提出来的下一代互联网上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目前,在图书馆界甚至整个学术界还没有一个被广为接受的定义。在众多的定义表述中其中认为数字图书馆是:以组织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入图书馆并提供有效服务,这一概念较为大多数人接受。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是21世纪图书馆迎接网络时代的重要战略,这项工作关系着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

1、 数字图书馆的特征与优点

1.1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分布式的图书馆群体。数字图书馆通过宽带高速互连的计算机网络,把大量分布在一个地域或一个国家的众多图书馆或信息资源单位组成联合体,把不同地理位置上及不同类型的信息按统一标准加以有效存储、管理并通过易于使用的方式提供给读者,超越空间和时间的约束,使读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在网上远程跨库获取任何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高度的资源共享。 鉴于数字图书馆的这一特征,之具有如下优点:

(1)远程速递信息和提供咨询,即读者只要登陆网站,轻点鼠标,即使和图书馆所在地相隔千山万水,也可以在几秒内对自己想要查阅的信息随意浏览、查询、下载、打印。利用数字化图书馆的用户还可以不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直接见面,而只通过网络与图书馆联系,图书馆专业人员通过电子邮件及电子咨询台与用户联系。

(2)扩大服务对象,即读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身份进入图书馆自由查询。

(3)同一信息可以多人同时使用,即突破了传统图书馆一本书一次只可以借给一个人使用的限制,一本“书”通过服务器可以同时借给多人查阅,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使用率。

1.2数字图书馆是面向对象的数字化多媒体信息库。数字图书馆的存储介质已不限于印刷体,它具有文本、声、光、图像、影视等多种媒体,其存储的载体也相应的有光盘、录音带以及各种类型的数字化、电子化装置,它通过多媒体、超文本、超媒体等技术,提供智能化的信息检索手段,向读者展示各种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信息。因此它具有载体更加多样化和信息储存空间小的优点。

1.3数字图书馆是与平台无关的数字化资源集合。数字图书馆可实现异种数据库之间、服务之间、工作站之间的可互操作性,并正在探索深层语义上的可互操作性。它采用一种联合式或协调性软件,从类型相似的数据对象和服务中,取得一致性和连贯性检索内容。目前在网上查资料,需逐个站点地查询,实现数字图书馆以后,读者只要提供某个检索点,计算机就会按统一的用户界面提供所需的全部资料。因此它具有信息查阅检索方便的优点。 

1.4数字图书馆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与发布功能,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与传统图书馆有着重大的差别,它变传统图书馆的被动式服务为主动服务。它可以通过网络随时发布和传播各种文献资源的信息,对读者进行“引导”或“导航”,向读者提供多种语言兼容的多媒体远程数字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建设对于我们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立以中文信息为主的各种信息资源,这将迅速扭转互联网上中文信息缺乏的状况,形成中华文化在互联网上的整体优势。因此数字图书馆具有大大丰富互联网上的中文信息的优点。

1.5数字图书馆还具有更好的保护珍贵资料的特征和优点.所有的珍贵资料都可以经数字化处理后,将原件保存在更适宜的环境中,而数字化的资料由于实现原件的复制,并不影响一般意义上的查阅。

2.数字图书馆的意义与功能

可以预见,数字图书馆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到底应怎样去理解它,笔者认为:

2.1数字图书馆应该是一个数字文化平台,其中应包含各种各样的内容,如网上图书馆、网上书店、网上文化中心等;

2.2数字图书馆还应该是一个数字教育平台。人们通常在图书馆里进行自学和继续学习,数字图书馆同样应提供这样的教育功能,可包含网上业余教育中心,在职教育中心等;

2.3数字图书馆也应是数字资源中心。目前我们的各种资料都是分散保存在各个部门的各个中心,不能统一的进行调度和处理,使这些资源的使用效益大大降低,不能客观发挥作用,利用数字图书馆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由此可见,数字图书馆绝不仅仅是数字化的图书馆,它应该是文化的传播媒体,是文化产品的网络商务平台,是数字资源组织、开发和利用的基础,是网络文化中心和网络文化的聚集地。数字图书馆实际上是一个网络应用系统的数字信息资源基础数据库,这个库存有声音、文字、图像等信息,是分布式的,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跨库查询,它的信息组织是按统一标准组织有序的电子信息,它是运行在高速宽带网络上将采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数据推进等高新技术,为读者提供方便、快速、全面的服务。要检索一份资料,只要提供某个检索点,计算机就能提供相应的资料。文化事业既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基础的重要支持,以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以此提高收集和使用知识的效率,并带动以大文化为基础的文化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数字图书馆与知识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数字图书馆所藏的各类信息对于知识经济的整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数字图书馆的数字化馆藏凭借高新技术可以方便地被人们利用,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人们使用知识和信息的效率,为知识创新提供了条件。知识和信息的消费对于数字图书馆来说,如同读者来到图书馆阅读文学作品,欣赏多媒体出版物一样,可以起到增长知识和陶冶情操的作用。

3.数字图书馆的环境建设

3.1数字图书馆的外部环境建设

Internet的发展加快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进程。数字图书馆实质上就是依托于Internet而存在的图书馆,其核心是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在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网上,每个数字图书馆就像高速公路网上的一个站点,站里有整装待发的“车”——网络服务器,也有精心包装好的“货”——数字化信息,还有通畅的“道”——网络。人们只要用鼠标轻轻点击数字图书馆站点的主页,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相应的信息服务,甚至可以获得传统图书馆很少甚至无法提供的服务。毫无疑问,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无论在信息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上,还是信息服务的范围和效能上,都发生了质的飞跃。

3.1.1电子出版物的迅速发展

电子出版物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70年代末有了试验性成果,80年代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外电子出版物的运用现在己经相当普及了。我国图书情报机构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文献数据库和电子出版物的研发,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先后开发出了许多大型的数据库。这些电子出版物不仅具有信息量大,覆盖范围广,检索功能齐全,超文本链接,不受时空限制,交互性强,原版显示等特点,而且还具有体积小、存贮容量大、成本低、时效性强、出版周期短等优点。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电子图书、电子报纸、电子期刊、光盘数据库、多媒体出版物等。

3.1.2网络环境的形成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个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手段,以Internet为纽带的互联网络己经变得更加成熟和普及,开辟了人类社会活动的新空间,并将逐步成为人们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在我国Internet的建设形成了以China Net(中国网)、ChinaGBN(中国金桥网)、CERNET(中国教育科研网)以及CST NET(中国科学技术网)等四大骨干网,并且己经实现了四网互连,通过这些互联网可以跨地区、跨国界为世界各地信息资源的交换、传播、存贮、利用提供最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在网络环境里,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传播的中间环节,其社会服务的涵盖面可以遍及全球网络触及的任何角落。多元网络环境的形成,己经展现出了网上信息服务的广阔前景和无限生机。

3.1.3用户的信息需求变化

用户的需要是图书馆发展的动力。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极大的增强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缓解了图书馆收藏不足与用户需求之间的矛盾。根据国家图书馆的一项统计表明,用户对光盘检索、数据库检索和电子期刊的利用等现代服务方式都有强烈的需求。1998年有 80个国家和地区的1080万个用户通过Internet利用了国家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充分显示了网上服务的巨大潜能和优势。

3.2数字图书馆的内部环境建设

3.2.1自动化系统环境的建设

图书馆实现自动化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前提,为此,引进先进的管理软件和硬件是非常必要的。北大图书馆、北航图书馆采用了Unicom系统,清华大学图书馆、西安交大图书馆采用了INNOPAC系统,上海交大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采用了Horizon系统。在硬件方面,必须要有先进的资源服务器,还必须有海量数据存储设备,并要预留硬盘容量的扩展余地。

3.2.2数字化馆藏资源环境的建设

数字化信息资源是数字图书馆的基础,因此数字化馆藏资源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象我馆这样的小馆可以从以下三个途径进行馆藏资源的建设: (1)建立馆藏特色数据库,比如对作为本馆特藏的资源,首先进行数字化:对于很多馆都相同的馆藏可以一家率先数字化形成产品后进行共享,也可以多家图书馆合作完成,以降低数字化的成本。(2)信息产品的购租。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购买电子出版物是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的有效途径。对于其他馆已经购置的资源,可采取租用的方式。(3)网上信息资源的整合。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库,迅速发现和下载网上的有效信息,是延伸数字化“馆藏”的又一途径。

3.2.3人力资源环境的建设

拥有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和网络服务手段的数字图书馆,需要一批既懂专业知识,又掌握信息技术的新型图书馆员。首先,要求通晓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基础理论,能够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将全馆的计划、目标和本部门、本岗位工作的实际相结合在贯彻执行的过程中能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其次,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在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员被称为“信息导航员”或“信息工程师”、“信息专家”、“信息顾问”等,称谓的变化反映了馆员职能的变化。其三,拥有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网络管理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型馆员,仅仅了解或知道一点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拥有熟练使用计算机能力的同时,还应掌握一定的网络管理技术,学会运用计算机应用软件,甚至需要有网络化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扩展、优化等方面的能力;其四,有较好的外语能力。这是图书馆本身的职业要求,图书馆员只有具有一定的外语基础,才能更好地适应数字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客观要求。

4.数字图书馆建设应解决的问题 

4.1关键技术问题 

数字图书馆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系统工程,信息技术的集成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具体的来说,数字图书馆涉及数字化技术﹑超大规模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数据库与分析处理技术﹑信息抽取技术﹑基于内容的检索技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等等。我们必须针对数字图书馆的应用背景,综合运用有关原理和方法,重点突破关键技术,才能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4.2标准与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在进行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数字资源库的过程中,应借鉴发达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经验教训,尽早制定统一的适合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资源描述﹑标识﹑查询﹑交换和使用的标准规范及法规;尽量地使用国际标准,对那些不是按标准格式进行组织的资源库,也必须考虑数字项的充分描述,并要有灵活的接口,以保证日后对数据的转换与衔接;同时在进行资源库的加工过程中要考虑对版权问题的处理,以做到充分的尊重知识﹑尊重智慧。使我国数字图书馆在建设伊始,便遵循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发展道路。 

4.3各类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数字图书馆建设必须以建立丰富的数字资源库为基础,否则要实现数字图书馆就是一句空话。各类型图书馆应针对本馆实际情况,将本馆馆藏资源数据化,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数据资源库。数字资源库中包括中文数字资源群﹑引进国外的专题数据库。通过相接的网络系统实现大部分地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联机采编和馆际间互借。

4.4培养人才、提高素质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数字图书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学历和专业素质,需要掌握多方面知识的人才,如计算机﹑网络信息加工与管理﹑知识产权与保护﹑数字图书馆运营与管理等方面人才。图书馆只有培养出这样的高素质的人才方能保证数字图书馆持续不断地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郭卫真.《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68-69. 

2、杜宝娟.《试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4):52-53. 

3、娄建石.《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4、中国图书馆学会.《21世纪图书馆发展与变革》.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5、彭承进.《网络时代的中国电子出版业》.情报科学,2000(l):87-90

6、刘君.《数字化文献的兴起与印刷型文献的命运》.图书与情报,2002(l):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