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惯

继承中华民族重视习惯养成的优良传统

  • 发布时间:2021-05-13
  • |
  • 作者:暂无
  • |
  • 阅读次数:

继承中华民族重视习惯养成的优良传统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有很多培养习惯的好思想,好方法,好的规范。在习惯的培养当中,我特别希望大家能重视、能继承这些优良传统。
    宋代有个大教育家,叫朱熹,被称为孔子之后的又一个大儒,大的学问家,他为儿童的好习惯培养,专门写了《童蒙须知》。我给大家读一段,看看他关于生活习惯是怎么说的:“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正。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凡脱衣服,必整齐折叠箧(qi音切,即小箱子)中。勿令散乱顿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仍易于寻取,不致散失。著衣既久,则不免垢腻,须要勤勤洗浣(hun音焕)。破绽,则补缀(zhu音坠)之”:“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拭几案,当令洁净。文字笔砚,百凡器用,皆当严肃整齐,顿放有常处。取用既毕,复置元所。”
    衣服脱下来,要放在固定的位置。我们现在大家想想看,咱们多少孩子早上起来,要大叫:我的袜子呢?我的鞋子呢?每天早上找袜子,找不着,不知扔哪儿去了,这就是不良的习惯。都是要好好矫正的。
    我们在北京有一个子课题学校,叫北京府学小学,这个老校长李熟熙非常的用心,他对学生有一个非常具体的要求,凡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每个人上学期间,要有两双袜子,每天回家要洗袜子。第二天要穿一双干净的袜子上学。就这么个要求,每天洗袜子,要穿一双干净的袜子上学。
    我们想想看,这对一个小学生意味着什么?穿着一双干净的袜子上学,不仅脚丫子很舒服,他还有一种新的开始的愉悦,向往整洁清洁的一天,新的生活。而且,洗袜子能养成劳动的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以说对年龄越小的孩子,要求要越具体。有一次,府学小学组织学生去亚运村玩,其中一项是跳蹦蹦床。别的学校学生一脱鞋,臭气熏天,特别是男孩子脚最容易臭。可是,府学小学的学生脱了鞋,却闻不到一点儿异味。这让管理人员大为感动,特别欢迎府学的学生。这就是行为习惯的差异。
    北京实验一小的一位老师,对学生有个要求,写字之前要洗手,把手洗干净了,才能看书写字。我觉得这也很有意义。小孩子的手总喜欢东抓西抓的,脏乎乎地马上又拿着笔写字,本子上污迹很多,这就是不良习惯。要求先洗手,洗的过程从心理学上来讲,就是一个心理准备的过程:我要写作业了,写作业是一个很神圣的事情,我要把手洗干净了,才能好好写作业。
    从儿童教育来说,幼儿园和小学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我们说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习惯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础。